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管理学论文 - 正文 掌握技巧,论文不难!

论文范文-浙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研究

2019-03-12管理学论文论文模板屋2147°c
A+ A-

浙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研究

摘要:浙江省苍南县是一个灾害性天气多发、灾害种类多样的省份。梅汛期的暴雨洪涝,夏天的高温干旱,冬季的雨雪冰冻、低温冻害以及从4月到11月都有对浙江省苍南县有影响的台风,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及灾害认知水平,为开展有效的减灾教育,提高公众灾害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提供依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4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防灾意识平均得分率为68.40%,农村高于城镇,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越高,防灾意识越强,不同的经济收入居民以平均月收入2000~4999元组的防灾意识最低,5000元以上组的最强。居民灾害认知水平平均总得分率为76.74%,其中农村高于城镇,年龄小者、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高者,灾害认知水平也高。结论得出: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和认知水平较低,存在着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态和不同的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应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居民的灾害风险意识和防灾知识教育。

关键词:防灾意识;防灾减灾;对策;苍南县

Study on the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angnan County residents

Abstract:Zhejiang County of Cangnan province is a weather disaster, disaster prone various provinces. Rainstorm and flood during Meiyu period,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in summer, winter, cold and snow from April to November has influence on Cangn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typhoon, caus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se weather disasters to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level of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for the residents of Cangnan County, carry out effective education,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disaster risk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disaster relief skills. 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a survey of 240 resi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core of residents'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rate is 68.40%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rural, married than unmarried; the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more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different economic income residents with an average monthly income of 2000 to 4999 tuples the lowest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he strongest group of more than 5000 yuan. The average total score of residents hazard cognition rate was 76.74%, which was higher in rural areas than in towns, ag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is higher, hazard cognition is also high. Conclusion: the residents of Cangnan County disaster prevention awareness and cognitive level is low,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ge, educational level, marital status, occupation status and different income level, should be aimed at different groups,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education,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sidents' awareness of disaster risk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education.

Keywords: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ountermeasures; Cangnan County;

目 录

引言 

一、居民防灾意识概述

(一)居民防灾意识的概念 

(二)居民防灾意识的源起 

(三)居民防灾意识的强化 

二、浙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调查 

(一)浙江省苍南县概况 

(二)研究调查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研究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二)受访者的防灾意识 

(三)受访者的灾害认知水平 

       1.居民对灾害认知水平高低调查

       2.不同居民灾害认知水平分析 

(四)结果分析 

       1.防灾意识 

       2.认知水平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的对策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 

       2.建立灾害预警机制 

(二)提高居民对灾害的认知水平 

       1.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 

       2.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增强灾害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引 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居民对灾害的预防意识普遍较低,并且对于灾害的认知水平也比较低,因此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刻不容缓。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只有全民的防灾意识得到加强,即使发生不可预知的灾害,我们也能做到更少的伤亡,才能让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更大的保障。

最有效的减灾方法往往来源于人们平日的各种减灾习惯和行为,而这些习惯和行为则来自于人们对防震减灾意识的培养,以及对一些相关常识的学习。当然,我国人口众多,开展防灾意识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政府安排得力,切实调动起广大民众的学习积极性,国人的防灾意识就能够逐步加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本研究通过使用“知网”进行检索发现,在我国,以居民防灾进行研究应当是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从知网收录的文章内容上来看,我国学术研究开始研究防灾减灾,大约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除此之外,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也与灾害的发生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以“防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有关防灾方面的文章数量跟灾害的发生是有直接关系的,从1973年开始出现激增的(1973年2月四川省炉霍县发生里氏7.6级灾害)到1977年,有关防灾的文章发表数量到达一个峰值(1976年唐山大灾害)。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理解,我国对与防灾减灾的研究工作的逐步开展是建立在现实需要的。

在我国,虽然近几年防灾减灾的工作已经取得不错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灾害发生后都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重视,这些灾难给我们的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反思自己那些地方还存在问题,怎样才能很好的避免这些灾害,这成了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这些反思发现,我国在国民安全教育上缺乏学习,这样对我国防灾减灾的发展是不利的,就像面对38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应经过去了38年,但是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这应该给我们带来警醒,要多学习防灾减灾的安全知识,这样才能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2.国外研究现状

在日本,当地政府将预防和应对危机看成一样重要,往往在灾害到来前就做好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将危害基本扼杀在萌芽之中。日本是一个多发地震灾害的国家,在位于现在骏河湾周边地区,经常会出现周期性的地震,这里通常100至150年发生一次,震级在里氏8级以上,近几年又到了随时可能发生地震的时期。日本政府在去年5月出台了《东海地震对策大纲》,希望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美国,由于多发生洪涛灾害,美国联邦事务管理局专门绘制了洪水保险图。把保险图的行洪河道分为两个部分,一种为行洪区和另一种为非行洪区,并规定在行洪区内不可以建筑如何东西,在非行洪区内可以修建建筑物,但修建前必须购买洪水保险。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洪水灾害带来的危害。

澳大利亚的灾害管理体制为国家级全国紧急行动中心、州级或准州级灾害管理、民间防灾组织的融合。联邦政府的主要灾害管理部门是联邦应急管理署,属国防部管辖,负责全国性的灾害管理事务。近年来,澳大利亚的部门和社会服务行业私有化程度加深,使政府在灾害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弱化,灾害管理向社会非国有部门和行业转移,形成了明显的灾害管理社会化的趋势。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本文完成后,笔者认为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学术视野仍然存在局限性,可能导致对于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其次,从客观上来说,人力和财力以及地域上的限制,也是本文中的问卷调查会存在样本层次不够丰富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对回收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对于出现此类问题的数据也进行了筛选和处理。

一、居民防灾意识概述

(一)居民防灾意识的概念

居民防灾意识指的是社会大众在社会认知层面对于未来灾害的一种警觉和提防的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源于居民在通过主动或被动地了解自然灾害信息,包括过往自然灾害的报道,人们亲身的经历等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风险意识。

(二)居民防灾意识的源起

从逻辑上来讲,不管是针对哪一种自然灾害的防灾意识,自然灾害总是先于防灾意识出现和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自然灾害本身,也就没有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乃至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人们的防灾意识需要外界环境的不断作用来进行巩固,由于这个原因,实际上从2009年起,每年对于防震减灾的宣传已经形成了制度,这也解释了实际上人们对于防灾意识的搜索与关注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政府部门、宣传机构和媒体的协同传播。

胡平英在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时发现,受访者中只有52.9%的人认为自己在亲历地震前对防震减灾知识有所了解。大部分是在街道宣传、学校教育等情况下接受的。也就是说,受访者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的人在亲历地震前主动了解过防震减灾知识。

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居民防灾意识是被动的,人们只会在亲历或在媒介宣传培养下形成这种意识。

(三)居民防灾意识的强化

防灾意识的强化,指的是在人们原有的防灾意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自身以及外在因素的作用使得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备意识进一步成熟和巩固。

首先,笔者认为自然灾害的重演可以强化人们对于灾难的应对意识。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地震自然灾害防备意识最强的国家应当非日本莫属。在数次地震中,整个日本社会在自然灾害信息传播,减灾救援方面以及灾前教育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应对自如,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地震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中。这种成熟的意识,除了政府等机构常年在减灾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之外,地震的频发也让人们自发地不断强化自己的防灾意识。日本号称“火山地震之帮”,在全国范围内有二百多座火山,其中1/4为活火山。日本人在长年累月应对外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是习惯并不意味着麻木,而是通过每一次自然灾害的来袭不断学习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灾难的应对意识逐渐得到强化。

其次在权威媒介对自然灾害信息的客观报道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居民防灾意识。在2003年爆发的“非典”中,疫情实际上在2002年11月就已经出现了,对于疫情的消息传播一直是以流言的形式出现的,并在2003年2月10日达到顶峰。而政府的做法首先是对消息进行管制。但实际上在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的时候,“非典”已经一路北上,直到4月份在北京等地爆发。2003年4月21日卫生部建立每日疫情发布制度,改变了之前对信息进行封锁的做法,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做到了每日进行疫情发布。而能够通过权威机构了解到抗击“非典”的人们,也不再容易受到之前流言的困扰,开始积极应对“非典”。在“512”汶川地震和“420”雅安地震中,政府机构和作为政府喉舌的官方媒体显然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第一时间做到了信息公开透明,让灾后重建等工作尽快走上正轨。

在特大地震的后续报道中,电视媒介的报道仍然拥有最广大数量的受众,这一现象应当从宏观上来看。像汶川、雅安地震这种级别的巨灾,本身就会对我国整个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巨灾面前,在面对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情况下,人们在信息方面所需要了解的有三件事,一是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安全了,二是未来还会不会有危险,三是我们的损失怎么办。

中央电视台等作为政府喉舌的媒体,扮演在危难时刻为整个国家疏导信息的角色最合适不过,因为在此时,人们脆弱的心中更需要的是一个权威性的信息媒介渠道,需要一种精神上有后盾的抚慰感。而电视媒介在人们心目中所营造的形象就是权威的、可信的、毋庸置疑的(至少在老一辈的人们心目中是这样)。电视的这种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存在于从电视媒介时代生活过来的人的心中。

虽然新媒介技术会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而出现,并且很快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其易用性、易接触性等特性成为主要媒介(这里主要指的是人们的注意力所聚焦的地方),但是由于新媒介还未能真正成为新的权威(笔者认为真正的权威是需要加以时日通过人们的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才能够形成),因此,当出现重大议题的时候,新媒介往往还是处在辅助性信息媒介的地位。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当前时代的权威媒介往往是传统媒介。人们在生活中的中心媒介会不断地向新媒介靠拢,但是当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倾向于选择传统媒介,因为在人们心中,权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可信画上等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根据对不同信息内容的需要进行媒介的选择,当信息的可信度没有那么重要时,新媒介的特性会很符合时代特点和人们对于信息不断进步的要求,而当信息的真实性更为重要的时候,人们就会倾向于传统媒介的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权威媒介也就是政府机构和作为政府喉舌的官方媒体,他们本身就由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够引导居民舆论和在灾难中遏止谣言的作用,而社会的正常秩序在自然灾害过后,在权威媒介进行信息方面的引导后才能进入灾后重建的过程,而电视媒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灾后进行有效的信息宣传和救援,也是强化人们防灾意识的关键之一。不管是抗击“非典”,或是应对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在这些对于人民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和破坏的灾难面前,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进行救援。而拥有这种调动能力的只有政府。换句话说灾难面前也是政府展现综合能力的时机。受灾的人们往往可以在有强大后盾的的情况下,产生凝聚力和精神力,从而强化防灾意识。

二、浙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调查

(一)浙江省苍南县概况

    在浙江省东南沿海边上有一个魅力小镇-----苍南县,它地处中、低纬度的过渡地带。在小镇的四周有很多山地、盆地和河流。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4%,河流、湖泊的水面大约占了6.4%,平原和盆地约占总面积的3.2%,外来游客称其为“七山一水三分田”。但是苍南县也是一个灾害性天气多发、灾害种类多样的一个县,其主要原因就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梅汛期的暴雨洪涝,夏天的高温干旱,冬季的雨雪冰冻、低温冻害以及从4月到11月都有的台风,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台风、梅汛期暴雨、局地强对流,这些破坏性极强的天气给小流域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带来重大压力。笔者以浙江省苍南县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居民的防灾意识。

(二)研究调查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为研究现场。浙江省苍南县是浙江省台风影响次数最多的一个县,从1949--2013年共59年的变化趋势来看,登陆浙江台风次数有增加的趋势,尤其进入21世纪后,几乎台风年年都会登陆浙江,并对其产生严重的影响。2013年10月7日的台风给整个苍南县造成总的损失是14.2亿元,包括工业交通运输方面是6.15亿元,农林牧渔业方面是2.8亿元,在这次台风当中,苍南县有一人死亡,35.62万人受灾,有1247间房屋在强风中倒塌。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笔者在撰写本论文之前查找翻阅了大量有关居民防灾意识的图书、期刊论文、网络资料等等,这就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

(2)调查问卷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在浙江省苍南县范围内,对不同年龄人群、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等背景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首先编辑了问卷调查的内容,以苍南县为研究现场,按城镇和农村进行分层,全县辖20个镇,随机抽取1个镇,从中随机抽取2个村,再从中选取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订后,在数据处理时剔除数据不全及存在逻辑错误等无效问卷,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于数据的统计,笔者选择了EXCEL表格进行归纳总结。调查数据录入EpiData3.1和SPSS17.0软件,通过t检验、F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α=0.05),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3.研究内容

本论文共分为几个部分。首先笔者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从居民防灾意识的概念、居民防灾意识的源起以及居民防灾意识的强化理论视角下,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其次笔者对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以及居民对灾害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本文的调查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2)防灾意识和态度;(3)台风、地震、洪涝和火灾等避险防灾知识;(4)灾后急救和防病知识。

最后本文根据前文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探讨了提高居民防灾意识以及对灾害认知水平的对策与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总共有240人参加,有效的问卷总共有202份,有效问卷率大概是84%。

本次的调查问卷的参与者有59人,18岁以下约占受访者总人数的29.21%,19-30岁的人数总计为139人,所占比例最多,大约是68.81%,31-50岁的3人,50岁以上的只有1人。从中我们看出受访者大多是19-30岁。受访者中男性82人,女性120人。受访者中小学及其以下有2人,初中有37人,高中有42人,大专及其以上共有121人,人数最多,所占比例大约60%。受访者中有8人觉得自己的防灾意识很强,144人觉得自己的防灾意识还可以也就是一般,觉得还可以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为71.29%,觉得自己防灾意识弱的有43人,所占比例为21.29%,还有少部分的人认为自己的防灾意识很强,这类人约占3.96%。但是也有部分个人觉得自己的防灾意识很弱,此类人员所占总人数的3.47%。

(二)受访者的防灾意识

笔者调查受访者的防灾意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放面进行调查:是否有必要了解防灾知识、是否会主动学习灾害自救互救技能、是否会主动查找灾害的危险因素以及以往发布台风气象时是否会做灾害应对准备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1-4:

(三)受访者的灾害认知水平

1.居民灾害认知水平高低分析

对于受访者灾害认知水平的调查,笔者采用计分的形式进行研究,主要调查受访者对台风知识、地震知识、火灾知识、暴雨洪灾知识和急救防病知识这几个方面的了解程度。调查包括5个部分共计31道题,将每部分分值和总得分均标准化至10分,平均总得分为(7.67士1.40)分,总得分率为76.74%、按满分5分位值划分为低、中等、高和较高4个等级,各部分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台风知识、地震知识、火灾知识、暴雨洪灾知识和急救防病知识。结果见表1:

2.不同居民灾害认知水平比较

笔者为了调查的更加深入,对不同类型的居民灾害认知水平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其中灾害认知水平与地区类型、年龄、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有关,即居民灾害认知水平农村高于城镇;年龄小、文化程度和平均月收入高者,灾害认知水平也高。具体的情况见表2:

(四)结果分析

1.防灾意识

从上面的调查中,首先可以看出,尽管有71.29%的调查对象认为灾害与自己息息相关,但受访者中也有58人对防灾知识的态度是无所谓以及不知道,此类人约占了总人数的29.71%。这充分说明了还有很多的居民没有一点防灾意识。其次,只有23.6%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的学习灾害自救互救的技能。而51.1%只是偶尔会,更有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自救。除此之外也有5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主动查找灾害的危险因素,但还是有45.5%不会主动查找灾害的原因。由此可见,浙江省苍南县居民灾害意识普遍比较低,未来在防灾意识这块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防灾的重要性。

2.认知水平

笔者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出苍南县受访者的灾害认知水平总得分率为76.74%,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台风知识得分率最高,苍南县处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到台风的袭击,所以笔者认为受访者对台风知识的了解程度之高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结果可能就是与苍南县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屡次遭受台风的袭击有关,所以自然而然地获得的防台风的知识就较多,这无疑应归功于苍南县相关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居民才会有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按5分位值划分,总体认知水平高及较高者占88.06%,而暴雨洪灾和火灾方面的认知水平高及较高的比例相对较少,仅占53.28%和68.69%,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受访者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又是不同的,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农村居民对灾害的认知水平要高于城镇,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农村居民的防灾意识比较强,并且有关政府部门对农村居民的防灾知识的宣传比较到位所致。其次受访者的年龄越小,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就越高,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人群所接触的防灾途径比较广,他们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及时地接收到相关咨询信息,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也是同样如此,文化程度越高,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就越高。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的对策

1.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

在必要的时候,小区物业要对小区的居民多宣传防灾意识的知识,让居民了解防灾的重要性,平时宣传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汶川、玉树地震期间军民齐心、共同抗震。让居民时刻都要有“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意识,让民众可以多了解抗震救灾的事迹。在公共场所和纪念馆等一些居民群众经常去的地方做一些宣传讲座,多举办一些以预防灾害为题的宣传活动,让民众可以积极的参与活动当中,让其亲身感受这种防灾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民众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防灾知识,还可以让我们的民众知道灾害的可怕性和毁灭性,这样民众才能从心里正视灾害的危害性。还可以做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子。在小区做宣传时,可以在小区的展览题板上多放预防灾害的知识,让居民可以通过浏览学到更多的防灾知识。

2.提高居民灾害预警能力

我国居民在学习预防灾害的相关教育上还比较落后,大都是从电视、广播等途径了解的,获取灾害信息的途径太过单一。但是,我们知道台风的降临都会引发大风大雨,而通讯装置都会被强风暴雨中断。这使得我们民众很难第一时间掌握灾害信息。所以,要想提高居民的预警灾害能力,首先要保持预警系统的畅通,在一些农村可以采取原始的预警方法,比如敲钟、吹喇叭等,第一时间让民众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这样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在农村还有一种方式能让民众了解台风的相关情况,那就是民众之间的“经验分享”,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民众了解预防灾害的知识,还可以让民众知道他们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和灾害。台风和其他一些灾害不单毁坏的是民众的财产和环境,还很容易给民众的心理带来难以愈合的伤害。有研究发现,台风带给民众心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般台风登录区的影响远高于风源外的地区,台风的到来已经不是简单对民众生活带来影响,还给民众的行动、心理带来无法想象的侵害。台风属于突发性和破坏性都很严重的灾害,我们的有关机构要特别注意这块的宣传。在台风多发的区域,我们了解到民众的防御措施都有一个相同点,台风登录区的民众通常会组织街坊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抵抗台风。因为伴随台风的到来,很多通讯方式都会被中断,根本联系不到外界,遇到突发状况,连简单的救援都办不到,所以,这个时候只能靠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渡过难关。因此,在宣传预防灾害的同时,还要积极提高民众之间互帮互助的能力,这在灾害来临时,可以极大的减少损失。在灾害发生后,政府对于灾后重建的建筑也需要将防灾害的设计运用到其中,这样才能保证居民的居住建筑具有安全性。

(二)提高居民对灾害的认知水平

1.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制作一些海报、发放相关防灾的资料和一些影视作品,让民众可以更直观的了解预防灾害的重要性,从而身体力行的加入到防灾小组当中。要积极的推广防灾意识的宣传,通过电视、电台、电脑进行宣传,还要多到学校、医院、商场等人数密集的地方进行防灾、减灾意识的推广,让我们广大的群众多学习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个人在面对灾害时,如果有相应的知识,就能更好地避免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进行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先兆、发展特征和紧急避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对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的意识能力都是极有好处的。所以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电视传媒、报刊杂志、网络平台等渠道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个人、企业、部门面临气象灾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2.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增强灾害认知水平

我们要因地制宜,依照实际情况,专门制定针对此类灾害的方法,比如此地靠近山区,而且平时有强降雨,那么就要针对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制定一些可以预防泥石流的方法,比如在山上多栽种一些树木可以预防泥石流。还需要在附近人数较多的地方进行一些简单的应急演习,让更多的群众知道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在小区、学校等地方要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在平时还要多进行一些紧急灾害的演习,让人们多了解应急灾害时的步骤,这样才能大幅的提升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活动当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莉,姚珊,刘颖.唐山市居民抗震灾害意识调查与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74-176.

[2]张晓红,陈镭,林南,徐宁,胡琳,陈川.温州市某县居民应对台风灾害的防护知识、行为调查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04:233-236.

[3]王映辉,杨道余,朱善冰,林南,章毅青.浙江省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及认知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1:34-36.

[4]史啸.灾害信息传播与公众防灾意识之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5]刘耀龙,王军,叶明武,许世远,胡蓓蓓,赵庆良.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1:77-82.

[6]周丹.大连市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

[7]杨道余,王映辉,朱善冰,林南,章毅青.浙江省浙江省苍南县沿海居民台风灾害意识及认知水平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1,12:640-642.

[8]薛永玲.沘江沿岸农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D].昆明医学院,2010.

[9]景丽洁,李杨.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06:24-27.

[10]李旭,尹宁.防灾教育对防灾意识形成的影响——中日对比考察研究[J].天府新论,2013,03:114-120.

[11]于静,曹珊,韩凤,刘亚臣.我国村镇住房典型建筑结构、灾害危害性与致灾模式研究——基于499份全国调查问卷的分析[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9.

[12]胡平英.提高抗震防灾意识的有效措施[J].中国减灾,1992,02:65-66.

[13]刘向群.日本人的防灾意识[J].经济,2009,04:118-119.

[14]铁永波,唐川.试论公众防灾意识教育及其在城市安全中的作用[A].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2005:5.

[15]王子臣.谈谈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纪念国际减灾十周年[J].吉林水利,1994,03:2-4.

[16]牛季文.提高防灾意识加强防灾工作[J].发展,1994,06:33-34.

[17]易思敏.增强民众防灾意识减轻地震自然灾害[J].地震学刊,1988,04:7-12.

[18]刘淑莹.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做好城市综合防灾工作[J].经济视角,1996,12:7-9.

[19]许长乐.提升防灾意识科学防灾减灾——福建晋江市台风“莫兰蒂”灾后工作反思[J].中国防汛抗旱,2011,03:29-31.

[20]王映辉,杨道余,朱善冰,林南,章毅青.苍南县居民防灾意识及认知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1:34-36.

[21]刘耀龙,王军,叶明武,许世远,胡蓓蓓,赵庆良.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8,11:77-82.

[22]臧梅,李瑞兰.强化大学生防灾意识,提高减灾能力势在必行[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42-44.

[23]本刊编辑部.强化防灾意识科学减灾救灾[J].宏观经济管理,2010,09:1.

[24]李宁,陈国芳,王峰.我国公民防灾意识现状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132-133+131.

[25]王志秋.防灾意识与地震应急救援志愿工作[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04:10-11.

  选择分享方式
未定义标签

发表评论

选填

必填

必填

选填

请拖动滑块解锁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