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会计论文 - 正文 掌握技巧,论文不难!

论文范文-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2019-03-06会计论文论文模板屋2953°c
A+ A-

摘  要

经济下行导致了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银行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压。复杂的经营环境,不断提升的不良贷款率等一系列问题使的银行严峻危机。面对如此形式,控制和管理银行不良贷款率对银行正常经营来说,已经变成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以招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入手,采用调研法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梳理归纳招商银行近些年的经营状况,不良贷款结构以及分布地区等情况。并依照这些基本情况,对招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重视程度,处置措施力度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分析,基于此,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以及招商银行当前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加强相关人员对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认识以及重视;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处置措施;三是进一步加强不良贷款处置中重要环节的清收工作。本论文希望可以通过此次研究,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认识以及重视,降低不良贷款为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为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受托转让;贷款清收

Abstract

Economic downturn has led to market competi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banking operation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pressur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complex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rising rat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have made the banks a severe crisis. Facing such a form, 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the bad loan rate of bank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banks. This paper from the China Merchants Ban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ing from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various methods using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of the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China Merchants Bank, summed up the recent business situation, situa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area etc..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China Merchants Bank NPL disposal negative attention, disposal measures efforts and other aspects of risk management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relevant personnel work for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two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easures on the existing basis; the three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mportant link in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settlement. This paper hopes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improve the bank's understanding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pay attention to it, reduce the operational risk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for bank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s; Bad Loans; The trustee Transfer; Loan Collection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一、招商哈分行概况 

(一)招商哈分行总体情况简介 

(二)招商哈分行资产规模 

(三)招商哈分行资产分类情况 

二、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情况 

(一)不良贷款变动情况 

(二)不良贷款结构情况 

(三)不良贷款地区分布情况 

三、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原因 

(一)不良贷款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1. 对风险贷款处理的敏感度不够 

       2. 风险信号评估不准确 

       3. 处理态度不积极 

       4. 债务人财产线索调查不明晰 

(二)不良贷款处理措施不力 

       1. 不良贷款处理手段单一 

       2. 市场化手段运用不足 

       3. 重组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 

       4. 诉讼清收工作进展缓慢 

(三)不良贷款风险未得到实质化解 

       1. 不良贷款生成原因未得到解除 

       2. 现金清收率偏低 

       3. 部分重组项目存在后遗症 

(四)不良贷款经营及管理能力较弱 

       1. 专业性有待提高 

       2. 外部渠道不通畅 

       3. 角色定位需转变 

四、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解决措施 

(一)提高不良贷款处理工作重视程度 

        1. 充分认识不良贷款危害性 

        2. 完善约束激励机制 

        3. 重点在真正提高资产质量 

(二)丰富并加强处理措施 

        1. 不良贷款打包出售 

        2. 不良贷款证券化 

        3. 设立特殊基金收购风险客户资产 

(三)强化重点环节的清收工作 

        1. 加大现金清收力度 

        2. 提高低拨备消耗的贷款重组处理比重 

        3. 坚决地推进诉讼进度 

(四)建立项目管理和集中清收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迈入低速增长时代,宏观经济形式不乐观,导致国内大部分企业出现了收益下降,亏损增加的状况。作为信贷的主要客户,企业的不乐观直接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信贷行业的发展,甚至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不良贷款的处置也就成为银行等众多机构维持自身正常经营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本论文首先就招商银行近几年的不良贷款状况展开了调研,并详细分析了导致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一、招商哈分行概况

招商哈分行是招商银行在黑龙江省的首家分支银行,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大量不良贷款也随之产生。

(一)招商哈分行总体情况简介

2002年,招商银行进驻黑龙江市场,设立了第一家分支银行——招商哈分行。招商哈分行从事金融业务广泛,在成立初期就分别设置了以下业务:发放贷款;吸收存款;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买卖和承销政府债券;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同业拆借;代付业务;外汇存贷、兑换业务;代理股票;资信调查;离岸金融业务;发行国际信用卡等等其他符合人民银行要求的业务 [1]。

(二)招商哈分行资产规模

招商银行所谓的资产规模指的是过去经营,由银行控制的预期利益资源 [2]。从经营需要的层次可以将招商哈分行的资产规模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如下:证券资产、现金资产、固定资产、贷款资产以及汇差资金,在这当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有两类,一类是证券资产,一类是贷款资产,而因贷款性质问题,该两种资产类型又被称为是信贷资产[3]。据相关数据统计,招商哈分行自成立始到2016 年 12月底止,其总资产达5,772,653.27万元,而在这当中,实有资产所占份额最大,高达2,537,610.24 万元,或有资产位列第二,高达2,395,576.75 万元,,回购/逆回购资产以及转出资产则分别为231,600.47万和607,865.81 万元。

(三)招商哈分行资产分类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划分资产风险种类,是分析和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 [4]。商业银行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与多方面因素都有很大关系,其中,资产风险的分类是直接影响不良贷款状况和规模的因素。2010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了有关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划,招商银行响应政策号召,依照“五级分类法”,参考相关资料,制定并颁发了《招商银行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办法》,该文件的颁发标志着招商银行信贷资产十级分类体系的正式形成。

二、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情况

 要深入分析招商哈分行的不良贷款状况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本论文从不良贷款的结构、地区分布以及变动状况等多个角度展开了调研和分析。

 (一)不良贷款变动情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走势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2013年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迅猛阶段,在这一阶段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较低,制定的贷款条件也相对比较放松,在这一阶段,银行的信贷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余额均处于较低水平[5]。但随后,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不乐观,不良贷款规模开始逐渐上升。据相关数据统计,招商哈分行2014年10月份后,不良贷款规模开始明显上升,这一趋势到了2015年6~9月期间,更变本加厉,呈直线走势急剧上升。之所以导致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招商银行资产分类的调整。这种上升趋势一直增长,一直到2016年6月末,该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达到了最大。

(二)不良贷款结构情况

依照风险管理理论,银行的不良贷款结构可以依照不同方式划分,目前常见的两种划分方式一是依照分类级别,二是依照业务类型 [6]。在对银行不良贷款结构进行划分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良贷款范围不包括转出资产、或有资产以及回购/逆回购资产,通常情况下,只包括实有资产的后三类资产 [7]。而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则指的是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余额的比值[8]。

据相关数据统计,招商哈分行自成立至2016年12月末,不良贷款已累计到45526.88万元,占总贷款的1.79%。而在这其中,次级类不良贷款占比较大,占比高达99.22%,流动资金的不良贷款率居于其次,占比高达71.20%。而所以这两方面的不良贷款率高,其主要原因如下:一,与同地区的其他银行相比,招商哈分行的资产规模较小;二,招商哈分行的资产机构过于单一,银行承兑、流动资金贷款等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较大;三,新兴业务较少,再加上我国经济处于下行期,所以在短时间内化解承兑、贷款等业务带来的不良贷款风险很难。

除此之外,银行在进行资产管理时,主要关注的是不良贷款的增加幅度以及余额,而资产分类所对应的不良贷款比例差距较大,所以银行的考核利润不准确。当资产被迁到次级时,该资产就会被列入不良贷款范围,之后,很少有资产分类人员会持续跟进该资产的风险状况,以思考下一步的决策,是否需要将其下迁至可疑、乃至损失贷款范围。另外,对于那些已经下迁至损失贷款范围的资产,一般而言,招商哈分行的措施都是核销,核销后,这部分就不会在出现在不良贷款中了。

依照业务种类划分:表格省略

 (三)不良贷款地区分布情况

2014年后,我国经济呈现出“金融资产膨胀、结构性高杠杆、资产泡沫”等下行特征,银行资产风险经过不断积累达到了濒临爆发阶段[9]。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自2014年开始,招商银行总行就开始了对相关信贷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具体调整如下:一,为了进一步减缓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对投入策略进行了相关调整;二,为了环节风险危机程度,依照小企业特点,实施了部分客户退出策略;三,提高贷款要求,为了能够更真实的掌握贷款风险信息,办理贷款审理时,增加了评估第一还款来源的流程;四,将业务范围以及客户放在本身市场,限制异地客户。

自信贷策略调整后,招商哈银行开始遵循总行的战略,逐步退出了异地市场,开始深耕本地市场。详细点来说就是大庆市、哈尔滨市、牡丹市等地区的招商银行不再为异地企业办理贷款业务,已经签订信贷合同的异地客户,则逐步制定退出计划,交由企业当地银行进行后续管理。通过调整策略,招商哈分行的异地存量授信客户到2016年年末大量减少,但同时,这种异地限制的策略也使得招商哈分行的不良客户产生了地域集中特点。

三、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原因

近些年来,招商哈分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大幅上升,从某方面来说,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不良贷款管理工作上的不到位。

(一)不良贷款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则是“双抢”,所谓的额“双抢”其实指的是跟不良贷款客户抢资产,抢时间。在金融业内,通常用“冰棍效应”来形容“双抢”原则的重要程度。也就是说,将不良贷款比喻成冰棍,在刚开始时,冰棍很冷,会特别关注不良贷款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人的手逐渐开始适应冰棍的温度,那么就不会持续高度关注它了;另一方面,冰棍在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不断融化,资产质量也一样,也在随着市场变化,时间变化而贬值,回收的价值也在逐渐减少,对银行来说,损失可以说是十分惨重的。

1. 对风险贷款处理的敏感度不够

招商银行制定的分类拨备政策规定:自发现借款人有贷款风险开始,至少要经过3个月时间的相关评估,才可将该贷款下迁至不良贷款范围。在这三个月期间内,银行下属单位有充分时间调查借款人,评估借款人的贷款风险,并依照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表格省略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的调查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往往在贷款被下迁至不良贷款范畴后才着手进行风险调查和分析,由此可见,招商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敏感度远远不足。

2. 风险信号评估不准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第一还款源出现问题,那么就极有可能产生不良贷款。造成借款人不良贷款结果的背后可能存在诸多的风险信号,比如说,借款人没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借款人还款意愿不明显或者表示不愿还款;因某些事情被他人起诉,债务偿还难以进行;资金被过多占用或资金链断裂;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借款人入不敷出等等。

银行在进行风险信号处理时,理论上来说,不同信号,处理的措施和途径均有所不同。但是实际上,招商哈分行不能准确评估风险信号。通过其风险调查报告能够发现,其风险信号评估能力严重不足,对于一些风险信号的评估不够深入,既没有对借款人的资产链状况给予充分调查和评估,对借款人的以往融资用途等多方面的关键信息也未给予充分考察和评估,风险信号的不准确性导致后续不良贷款措施难以有效开展。

3. 处理态度不积极

经过调查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现状发现,该行对该工作重视度不够,处理态度十分消极。而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当发现借款人有贷款风险时,原本办理该业务的人员已经离职,新任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责任,相互推诿,甚至不对问题进行处理,任其发展,直到相关问责程序启动,仍在推诿责任。通过调查发现,招商哈分行普遍存在不良贷款暴露初期无人,暴露后很长一段时间无应对方案的情况。但是在不良贷款产生后,有将近70%的不良贷款在的两个月后才实现贷款重组,由此推算,从发现风险导最后处理完毕,至少要花费半年时间,由此可见,招商哈分行对于不良贷款处置的清收工作严重不到位。

4. 债务人财产线索调查不明晰

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核心之一就是“抢资产”,如果能够及时的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就能够掌握谈判的主动权,避免因后续诉讼而产生的诉讼费损失以及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损失。虽然说,招商哈分行与其他银行相比,已经具备一定的“催收反制措施”以及“反侦察能力”,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招商哈分行在发现借款人有贷款风险的第一时间,没有快速对该借款人财产状况调查的意识,这就导致招商哈分行对借款人财产分布状况了解不清楚,在谈判中失去了主动权。

(二)不良贷款处理措施不力

 一般而言,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不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处理手段较为单一;第二,银行为充分利用资产重组手段;第三,银行的讼清收工作不够及时和迅速。

1. 不良贷款处理手段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招商哈分行在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时往往会采用三种手段,一是贷款重组,二是受托转让,三是呆账核销,其依靠这三种手段处理了银行89.34%的不良贷款额[10]。但是从效果上来说,该银行的不良贷款现金清收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其“调控不良,增加效益”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正如前文所述,银行自发现借款人有贷款风险开始,至少要经过3个月时间的相关评估,才可将该贷款迁到次级,而银行对于该贷款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核销,核销之后该贷款就不在属于不良贷款。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只是自欺欺人,只是解决了账面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经过这样处理过后的不良贷款,有很多是正常催收的款项。

2. 市场化手段运用不足

招商哈分行在进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时,没有与市场特点深刻结合,市场化手段运用不足。招商哈分行未好好借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力量,也没有充分利用委托清收法、承包清收法等手段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这就导致其不良贷款处置效率得不到提升。

3. 重组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

首先,在进行贷款重组时未尽到充分调查的责任。这就导致重组方案操作性差,无法有效及时的得到落实。比如招商哈分行经办单位在制定重组方案过程中,没有充分调查项目的准确情况;没有与担保人以及借款人沟通好有关重组方案的内容;没有真正了解借款人的履约能力等等。这些一系列问题为重组方案的实施埋下了隐患,导致重复方案最终无法有效及时的得到落实。其次,经办单位过于重视单个项目的重组,却忽视了其他债权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授信政策的变动。具体表现有:一,经办单位对整体债务债权情况分析和评估不足,缺乏科学性;二,忽略了其他债权人的处置意向,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进;三,重组审批条件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

4. 诉讼清收工作进展缓慢

关于很久没有进行清偿的不良贷款,哈分行应用的办法就是诉讼清收的形式,然而该办法就现在而言,实施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并很难进行推动。

(1)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

在2016年9月前期,哈分行关于不良贷款所进行的诉讼主要是法律合规部全面的开展,其具备的职能通常是被诉案件应诉、法律审查以及合规管理,而且其工作当中的关键并非指不良贷款的主诉案件。关于已经进行移交的一定要利用诉讼办法的进行解决的不良贷款,而且由于之后利用司法措施来完成的债券回收金额给这个部门考核评比工作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法律合规部一般是根据正常案件的审理程序来实施推动,诉讼过程非常慢。哈分行设置了资产保全部,从而以上的状况发生了变化。

(2)历史的诉讼清收效果不明显

在2014年前期,哈分行关于诉讼不良贷款方面,其还向外界聘用律师来实施,可是到现在成功案件没有几个。多数的案件在取得了生效的胜诉判决之后,由于没有财产能够进行实施就被延后了。有一个案件就是这样的,此银行已经请律师来封住保证人的银行账户,从而能够保证足够的资金,可是由于这个案件在2012年立案开始,经过例如一审判决,上诉发回重新审理,又一次的进行一审判决,二次上诉发回重新审理,历经三次审理都没有得到审判结果,到现在经过了五年的时间此案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哈分行通过史上诉讼清收而得到的结果而怀疑利用这种办法进行解决不良贷款是否可行,并且在进行解决的时候,没有把其划到前期分析的范畴之内。

(3)财务费用支出审批严格

根据招商银行财务管理机制,境内的每级分行应该于年初的时候将其每一项费用预算的具体计划递交给总行。而在2016年初,由于此银行所存在的风险还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暴露现象,而领导层又对本行资产质量是信心十足的,还有没有注重诉讼办法,案件的受理费用以及律师费用等一些应该花费的诉讼费都没有被给予关注且划进当年的支出预算之内。另外,每一个案件包含的全部诉讼费,一旦多于20万元则是要通过涵盖分行行长在内的财务委员会的同意。而这种苛刻的费用支出管理机制使得其在诉讼过程内由于具体要求随机应变的权利受到了约束。

(4)法律专业人员不足

在没有设置资产保全部的时候,哈分行的法律合规部主要是由6个人组成,而只有2人是负责法律事务的,说明这根本就不能满足逐渐上升的诉讼案件的各类所需。

(三)不良贷款风险未得到实质化解

不良贷款没有进行实质化解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具体说明如下。

1. 不良贷款生成原因未得到解除

关于不良贷款收回方面,哈分行是非常的忙碌的,主要是因为未能够将不良贷款出现的根本原因进行消除。所以一些新的不良贷款还在产生。

(1)外部经济环境未有显著好转

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矛盾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在短时间之中是无法全面进行完善、完成经济结构的更新,而且在今后能够估计的时期内,该省还是具备了长期的经济下行负担[11]。还有就是,哈分行的信贷资产内,还存在比重多的产业有生产制造材料批发业 、产能过剩产业与其上下游公司、低端生产制造业,外界条件对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银企间缺乏信任

自2014年起,银企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信任程度逐渐提升。在这种经济上升的速度逐渐减慢的状况之中,企业所得收益急剧下降,违约带来的风险逐渐增多了,还有一些企业运行管理水平较低、财务机制不完善等联合的影响,从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在急剧的下降[12]。根据本身运行成长以及外界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通常会对授信政策进行完善,减少贷款的发放,并且在一定的状况之中使得债务人的资金链出现中断的现象。并且在银企间彼此进行指责之内,不信任度增强,债务人肆意违约的现象越来越多。哈分行实际风险管理当中得知,一些债务人会对偿贷之后被银行实施减少贷款表示担忧,不会执行到期还款义务,使得银行利用展期等办法来进行贷款重组。而这一部分的贷款质量会在今后一定时间之中是动荡的。

(3)失调的奖惩机制负面引导

哈分行目前存在的不良贷款问责管理手段与其清收奖励措施的建立都比较倾向于惩处方面,尤其是于2016年新增加实施的不良贷款同绩效奖金相连的规章要求,只要是名下客户出现不良贷款的客户经理,在下一个月开始扣除50%的绩效奖金。由于本银行的历史原因的作用,这个要求实现内的惩处领域包括具备资历的老客户经理,导致一些员工辞职或者调到别的职位,企业金融工作只有再聘用新人员,而且无法处理员工素质较低的现象,还具备了贷款三查没有落实的状况。

2. 现金清收率偏低

(1)当前存在的解决办法本来就是不足的。哈分行应用的五种解决办法来支撑现金受偿是存在局限性的,而现金清收是通过债务人具备的还款能力以及意愿来支撑的,以及保证人替代还款与法律诉讼之后实施还款。而且运行情况的改变对其还款意愿及能力造成巨大变化,尤其是在经济下行负担与银企间问题严重的状况中,不能够把它当做平稳的现金清收出处。之后是保证人替代还款,一般是运行较好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然而于2016年之后,银行增强了其银保业务的退出能力,使得该业务余额直线下降,而担保机构的运行利润还需要应对挑战,这种办法是不会长期存在的。

(2)法律诉讼时间长、很难实施。哈分行现在存在道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结案时间一般平均到一年到一年半,而且银行的不良贷款诉讼案内,大多数风险处理办法是很多人联保或者是工业用地来抵押,且这样的案例中的保证人几乎没有担保代偿能力,并且工业用地是很难进行变现的,就很难完成债权现金收回。

(3)清收现金的外在条件差。由于我国经济下行的作用,而地方政府着手于维稳方面,且有干预银行实施清收的状况。还有就是,通过2016年的对决,债务人具备了“反侦察反清收”的观念,躲避债务的方法逐渐增多,偿还意愿越来越淡。这些使得清收工作变得更难了。

3. 部分重组项目存在后遗症

在2016年,哈分行为将总行所设置的资产质量管控目标进行落实,把很多的大额不良贷款利用复息、减免形式改变计息办法,在短时间之中实施“贷款重组”,且在当年进行分类上调。这些不良贷款的债务人一般是运行状况非常差,而且有的还在2016年初期就是想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的请求。在2016年当中,这种重组贷款期限一到之后,就能够估计到它的资产分类一定会出现不良类的,而风险没有进行根本的处理。

应用这个“抢救性”的暂时办法,是由于要将资产质量管控目标落实以及哈分行存在的运行策略。在2016年,商业银行很多的一级分行运行出现了亏损,而黑龙江分行也存在这样的收益负担。一些分行由于其风险大面积的涌现,其当年的亏损结果则落实了,就任其自由涌现,只能依靠之后将亏损变为获利。黑龙江分行就是在亏损的边界处。一旦长期应用呆账核销与受托转让的办法来解决不良贷款,而拨备的增提会使得银行出现亏损。在重组贷款之后,如果分类级别调到关注二级,则拨备计提就从次级30%下滑到13%,出现了17%的盈利区,从而大额不良贷款通过贷款重组则是存在实际作用的,并且成就非常明显,在2016年时哈分行成功完成了考核获益。 

(四)关于不良贷款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不强

缺乏专业性、外部渠道受阻以及角色定位不准确等多种因素的存在限制了不良贷款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发挥。

1. 缺乏专业性

招商银行哈分行资产保全中心自成立以来,只配备了4位工作人员,其中2为负责业务督导、一位负责债权管理、另外一位负责法律事务,人员设置存在严重不足、专业能力差的弊端,这一因素直接导致了该行在不良贷款的处理方面策略不够优化,清收效果不佳,将大部分的处置工作集中在某一阶段,通过受托转让与呆账核销的方式进行处理。

(1)人员缺乏

通过对2016年九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的各类风险贷款客户数量在一百户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不良贷款经营与管理工作量,只配备了有限的几个人来开展工作。

(2)专业性不高

资产保全中心的全部工作人员都是从银行内部的其他岗位中转岗、借调过来的,只有一位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其他人即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与岗位想适应的工作经验。资产保全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专业性不足造成银行内部难以胜任解决来自于债务人、法院等外部事务处理的要求。

人员素质是导致专业性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招商银行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策略。招商银行总行以人均效能等考核指标为依据来分配各机构中的人员数量,这就为外部专业人才的进入设置了重重障碍。

其二,存在严重的人力调配矛盾。资产保全中心的大部分人员原来都在金融岗位工作,这些人是银行的核心岗位员工,将其抽调出来对原来机构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另外,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短期内难以抽调更多的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其三,专业指导力度不足。招商哈分行自成立以来发展相对顺利,从未出现过风险集中爆发,内部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的应对人才,全部工作人员都未经过专业的指导,只能是在摸索中前进,难以形成有效的带动作用,人员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

2. 外部渠道受阻

资产保全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不良贷款以及有效回收债务,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外部渠道的大力支持,尤其是需要资产管理中心、公检法、工商局等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更多的支持,还需要其他金融机构等建立的专业性、资源行渠道,借助于这些途径来全面掌握债务人的详细信息以及资产状况,为有效、全面的追偿提供充足的依据。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全面共享,对恶意逃废债行为进行依法严惩,为社会征信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贷款清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发现如下几方面因素是造成招商哈分行资产保全中心在处理不良贷款过程中面临外部渠道受阻的主要原因:

其一,此中心刚刚成立,还未具备较高额度专业性,相关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外部渠道的重要性,关于外部渠道的建设思路还不成熟、不完善;

其二、律师库建设不完善,银行内部即使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外聘律师管理制度,然而据之前的律师选聘程序而言,只是基于具体的案例来临时招募律师,并没有构建完善、系统的律师库;

其三此中心的角色定位严重不合理,急需要进行合理定位。

3. 角色定位不合理

资产保全中心自成立伊始,其专业化职能的发挥一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除了诉讼项目外,其他全部的不良贷款均由原单位继续进行清收工作,资产保全中心只是发挥了监督的作用。就银行的实际状况而言,提升业绩为经营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由于其面临更多的压力,必然会对债务清收造成了严重忽视,尤其是对于已经完成受托转让或者呆账核销的不良贷款,由于后续管理、经营不到位,很容易前功尽弃。

如下几方面因素导致了资产保全中心只发挥了监督职责:

首先,资产保全中心是以风险管理部的二级部门资质成立的,招商哈分行为一级分行,其下设立的一级部室就职能而言包括业务发展部与业务保障部,风险管理部门属于业务保障部。这就造成了资产管理中心一直坚守风险管理的工作职责,在不良贷款处理过程中始终表现出了管理者的角色。

其次,考核制度制度的影响作用。按照招商银行下发的2016年度一级分行平衡计分卡考核制度,对不良贷款余额变动状况进行了重点关注,并在分行的各执行岗位积极落实,受托转让和呆账核销的方式已能较好的满足需求,资产清算中心监督者的角色将债务清收压力更多的转移到了基层部门,自身面临着有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

第三,岗位人员设置不够完善。资产保全中心内设岗位仅仅局限于监督、管理及法律等方面,而对于清收处置方面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岗位,如此对资产保全中心“不贷款经营者”的约束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将相关人员不良贷款视为“特殊资产”管理、经营,并以“经营单位”为实施主体进而对该行为进行处置,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全债权,实现价值回收,即是清收处置工作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就目前新形势下,视不良贷款处置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方式无疑将涉及到资产保全中心角色及其定位的有效转换。

四、招商哈分行不良贷款解决措施

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处理不良贷款已迫在眉捷。

(一)提高不良贷款处理工作重视程度

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不良贷款工作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充分了解和意识不良贷款的危害性、健全各类相关机制、最大限度提升资产质量。

1. 充分了解和意识不良贷款的危害性

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不仅仅表现在对银行利润、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大幅削减,还会因此而带来更为严重的金融系统风险。所以,招商哈分行需要充分的认识到上述风险的危害性,多管齐下,将“管”、“堵”、“疏”进行有效的融合。所谓“管”即对存量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存量资产质量,避免风险进一步加剧;“堵”就是杜绝不良资产的新增,尤其是计划外不良资产的增长更需要做到严防死守;“疏”便是加大存量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工作,对持续上升的不良资产压力给予有序的梳理,换而言之就是向不良要效益。

2. 健全各类相关机制

不良贷款的管理需要辅助各类相关机制才能得以实现,而其中长效考核机制和不良贷款清收奖励机制则是构成不良贷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1)长效考核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该行受诸多政策以及诸多刚性规范条例的束缚,以及具体清收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状况,出于对单位自身利益的维护,在不良贷款的处置上可倾向于更具实操性的方式,即将重心移向账面数字变通方面,换而言之,即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由“即期风险——远期风险”的隐性过渡。也正因此,建立更具针对性的长效考核机制显得异常关键,通过对员工工作期间业绩的各项考核,从而进一步强化和促进资产质量、风险收益愈发协调,使其与拟定目标更加吻合、更加一致。

(2)不良贷款清收奖励机制

招商哈分行在不良贷款清收奖励方面通常采取的参照标准有两点,一是不良贷款当前的具体情况,譬如账销案存资产、低债资产等;二是不良贷款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即次级、可疑和损失;结合以上两点对奖励比率进行设定。而这一举措的最大问题体现在于不良贷款质量差异以及清收处置的难度无法通过奖励金额得以充分的展现。因此,可通过对国外诸多先进、成功经验的借鉴,对回收金额目标设定一个预期值,对超出该预期值的部分给予递增式的奖励措施,从而促进清收人员最大限度的提升回收债权的价值;与此同时,对较短时间内实现清收处置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有序引导员工回收债权的时效性。

3. 最大限度提升资产质量

招商哈分行应结合自身地域性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对信贷结构、信贷资产质量予以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从而确保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其一,科学、合理的配置贷款资源。借助国家各类相关政策的扶持,将具备潜力的现代服务产业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使其与市场经济战略相一致,确保创新创业基于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其二,均衡把控贷款分配比例。在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及产品结构的同时,尽可能的调整传统贷款、承兑类资产业务的份额,对中间业务给予一定的关注,缓解资本的过度耗损。

其三,加强企业金融人才的培养,在确保信贷人员整体素质的前提下,借助各类规章制度强化人员对风险意识的充分理解,从而做到认真执行、贯彻始终的工作作风,将“合规经营、风险立行”的核心理念有效的融入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在具体实践中,始终秉持“贷款三查”原则,即对贷款风险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进行全程监控,不仅要对外部客观环境予以及时的分析和判断,还要对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调整[13]。

 (二)丰富并加强处理措施

目前来看,哈分行要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处置,走出传统思维的窠臼,创新工作手段,以设立特殊基金对风险客户资产进行收购,对不良资产实行打包出售以及积极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拓展处理渠道,化解不良资产你对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

1. 打包出售

该方法是指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依托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将现有的不良资产进行整体打包,通过与相关的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将上述资产予以出售。

在出售不良资产的时候,企业不良资产的定价是关键,一般而言,资产定价需要考量其组包状况,而最终的价格需要通过以公开透明的招标竞价得到确认。通过不良资产你的出售,可以减轻企业对不良资产清收的压力,赋予呆滞的不良资产以流动的特性,从而实现对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

2. 证券化

不良贷款不同于坏账,它具有显性的价值,只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其缺动性限陷于枯竭。采用证券化的方法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是化解流动性不足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定比例的结构安排,将不良贷款中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有效剥离,转换成转转,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出售,从而增强不良贷款的流动性,置换出稳定的现金流,这一过程叫做不良贷款证券化。[14]。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不良贷款通过结构安排的方式进行转化,使其转变成为标准资产,达到盘活资产、增强流动性的目的。

不良贷款证券化在处置不良资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关注,现已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工作且试点范围被不断扩大,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批量化、市场化处置的热潮。招商哈分行需要依托政策优势,努力探索以证券化的有效手段来处置不良贷款的新途径,化解不良贷款风险,优化企业资产配置。

3. 设立特殊基金收购风险客户资产

通过设立特殊基金,对风险客户的资产进行收购,实现对现有的不良债权进行部分回收,而后,依托与龙头企业的横向联系,对已回收的资产以回购、溢价转让以及重组、抵债等方式的运作,实现不良资产的变现。

(三)强化重点环节的清收工作

通过法制化程序对来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无疑是目前推进清收工作的有效手段,依据不良贷款实际状,可适度提高低拨消耗重组占比,尤其要注重加大现金清收力度。

1. 加大现金清收力度

企业在清收中,要注不良贷款的变现,将现金清收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从而使清收不留隐患,而不能只满足于对资产负载表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置”。为提高现金清收占比,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前规划,第一时间介入清收,加大清收工作的主动性与排查力度,堵住讨债漏洞。

(2)用足用活清收的资源和线索,将排查的触角延伸到借款人、实际控制人、保证人以及个人账户。

(3)在清收中大力利用征信系统、对外披露、“黑名单”、行业协会通报等有效手段,对欠款人采取高压态势,提高银行的清收力度。

2. 提高低拨备消耗的贷款重组处理比重

为达到提高清收水平,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目的,企业可对贷款进行重组,以拓展清收渠道。除了常用的对借款人实施变更、还旧借新等清收手段外,可辅之对担保责任及债务人的债务进行适当减免等途径,提高清收效果。

贷款减免为了促使银行最大限度地收回本金及利息,在债务人无法全部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前提下,对上述债务进行适当减免,实施减免后,债务人的偿还负担被有效降低,利于债务人及时偿还剩余部分欠款,也利于企业顺利收回被减免后的欠款,实现清收利益的最大化[15]。

从表象来看,实行债务减免,可使得企业债蒙受所拥有的债权的部分损失,但企业也因此提高了对不良资产你的处置力度,避免了企业因债务人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所遭受的更大损耗,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旷日持久的诉讼过程,可切实节约企业人力、五里及财力。

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债务减免的原则。首先是对那些经过对债务人的调查发现,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的事实真实客观,才可使用债务减免,达到以减促收的目的。其次是对担保人进行调查,发现其无偿还能力的事实也属于真实客观,方可对其所承担的担保份额,以一定比例进行减免。

3. 坚决地推进诉讼进度

招商哈分行可推进清收的法制化进程,以法律武器保障清收的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使得企业在清收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对以法促收的效果进行预判,既不能因惧怕耗费人力物力等诉讼成本而放弃诉讼,也不能滥用诉讼,一切以有利于提高企业清收效果为出发点。

诉讼清收工作中,需要灵活把握,依据债务人实情,选择“破产重整”诉讼工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法律框架下,对于无法清偿债务、资不抵债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依法申请破产[16]。

但要申请破产,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其一,招商哈分行债券在企业总债务中占比较低;其二,依据已拥有的清收线索,银行在后续清收中面临无计可施的境地;三是债务人背后的股东具有还款能力而无还款意愿;其四,债务人及实际控制人看好企业发展远景或抱有感情,不接受企业破产的现实。

在满足上述四种情况下,招行哈分行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银行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可以起到以下明显效果,首先是在企业债务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其它金融机构,因不愿陷入持久的破产重整期,通过与哈分行协商,将哈分行从债权人阵线中剔除,从而使得哈分行达成清收的目的。其二是债务人股东出于社会影响及其它考量,对企业实施援助,对企业债务实行代偿,其三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企业存有较深厚的感情,且企业债务相对不大,在此前提下,控制人往往会选择对企业债务进行清偿。

但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破产重整有利也有弊。它可以促进银行实现不良贷款的清收,但同时,如果使用不当,诸如在欠款数额特别巨大,债务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等情况下,如果贸然使用破产重整,将会把借款人送入破产程序,使得银行丧失了清收的主动权,并且会面临法院“销债”所带来的损失。

(四)建立项目管理和集中清收制度

在清收中,招商哈分行应该立足于增强内生效能的考量,通过建章立制来推动清收工作的深入持续地运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尤其是要建立建立项目管理,强化集中清收制度。

首先对债权实施分类处置,并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需要对债权项目进行考量,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清收手段,从以物抵债、重组转化、常规清收、呆账核销、债权减免、司法催收、重组转化等清收手段中遴选出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一种或多种清收方式,然后按照清收前的预设,对清收工作持续跟进,并形成制度化,同时依据清收工作进程及出现的新情况,对制度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分类处置可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促使清收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下运行,从而提高清收的实际效果。

其次是集中清收一定要注重实效,要将消除债务隐患,实现终止清收作为清收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就要在对清收目标制定落实到具体债务人的实施细则,提高清收的效果。

结  论

在我国宏观经济不断下行的背景下,以招商哈分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断下降,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余波未消,不良率攀升、不良贷款额快速攀升是内外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层面,金融危机余波未消,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持续陷于萎靡,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冲击,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落后、市场竞争力差,债务人的不理性和投资冲动,过分追求短期规模效益导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造成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直接原因。内部层面,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没有经受过风险周期的洗礼,对市场风险的敬畏心理不足和社会经验的欠缺,加之绩效考核的巨大压力,导致一线经营单位“重经营、轻风险”,风险文化沦为一纸空谈,贷款三查流于形式、低级错误频出,是造成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期间短期快速大规模爆发不良贷款的深层次原因。征信系统建立的滞后、相对较小的违约成本,乃至地方政府的干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推风险集中爆发的作用。

不良贷款的处置是个系统性工程,清收工作首先要针对每个不良项目进行分析,梳理脉络、找准重点、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清收顺序。不良贷款处置观念上,首先要牢固树立“双抢”意识,抢时间、抢资产。其次在清收工作中,要做到“三超”:一是超常规,清收工作需要大胆求证、穷尽一切可能的财产线索,摸查债务人财产分布情况;二是超能力,要求清收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知识结构;三是超负荷,清收工作困难重重,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突然事件和外部干扰,需要清收人员具备强大的心脏和大条的神经,也就是极强的抗压能力。最后处置工作的策略上,一是要尽职调查、整体设计,以终结清收为处置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综合治理、强力执行,充分调动银行内部、外部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协调行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持续性;三是要结果评审、举一反三,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参考文献

 [1] 杨洋.基于不良贷款的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研究[J]. 吉林金融研究,2017,05:9-14.

[2] 郑光虎.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J]. 时融,2017,11:109-110.

[3] 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黄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会计处理与国际借鉴研究[J]. 金融会计,2017,04:35-42.

[4] 王惠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中国外资,2015(5).

[5] Berger,A. N., and G. F. Udell. Problem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ank.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15,(21) :849-870.

[6] Hu,Jin-Li,Yang Li and Yung-Ho,Chiu. Ownership andNon-performing Loans:Evidence from Taiwan Banks. Developing Economies,2016,(2):87-91.

[7] Lindgren,C.,and G. Garcia. Bank Soundnes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Washington :IMF,2015.

[8] 孙瑞华,杨舟.信息不对称下的银企信贷融资策略研究——基于动态博弈模型分析[J].会计之友,2015(2):84-87.

[9] 钱浩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 浙江金融,2015,12:27-29+33.

[10] 刘春志,范尧熔.银行贷款集中与系统性风险——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2):94-106.

[11] Allen N. Berger, Richard J. Herring ,Giorgo P. Szego. The role of capital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5,(19) :393-430.

[12] 张鑫.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经纵横, 2015 (11):369.

[13] 李德.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和途径[J].金融研究,2016(3).

[14] 戴晓凤、戴季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动因[J].国际经济研究,2015(4).

[15] Rajeev K.Goel,Lftekhar  Hasan.Economy-wide  corruption  and  bad  loans in banking :international evidence[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16 (7):455-461.

  选择分享方式
未定义标签

发表评论

选填

必填

必填

选填

请拖动滑块解锁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