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若干问题研究》
2018-12-27会计论文论文模板屋2978°c
A+ A-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的发展,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并在国际财务报告标准趋同的情况下,保持会计准则的统一,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这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之上的。建立一个新的会计系统将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可以在促进经济运行过程的同时, 规范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秩序,将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得到发展和改善。新会计准则的会计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的短期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的构成,使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有利作用。
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就是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处理的发展、变化、及对社会的相应的影响,本文将从修订员工薪酬会计准则的背景和必要性入手,对指导方针修订前后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修订的内容包括职工薪酬的内涵,带薪缺勤,职工薪酬范围,辞退福利,利润分享计划,离职后福利,长期福利,非货币福利计划等八个方面。本文对新规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会计变更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现行会计准则中工人薪酬的变化,并就修订后的指导方针的社会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真研究、分析和把握企业会计准则的本质,更好地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职工薪酬;会计准则;长期职工薪酬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speed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ccounting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provisions on employee benefits, and sustain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Ministry of Finance revised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9 - Employee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 Basic Standards.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yste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not only help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motie economic operation of process. Regulated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market economic order will develop under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 Accounting policies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limits the short-term behavior of enterprises and changes constitute of labor cost radically, making effectively human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ince implemented on Jul 1st 2014,the topic people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is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employee benefits and the impact on thecommunit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mendment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payrol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alysis and contrast related regu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revising, including staff range, connotation of employee compensation, paid absence, profit sharing plan, post-employment benefits, termination benefits, non-monetary benefits, long-term welfare plan etc eight aspects of amendments. By analyzing the new revised guidelines change point, the article reveals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change related employee compensation in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mainly analysises current payroll changes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makes recommendations aiming at social impact after amendments to standards. Conscientiously studying, analysis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nterprises’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Keywords: employee compensat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long time employee compensation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了更好的与世界接轨,需要进一步的规范会计计量方法,2014年初,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补充或修订的会计准则,其中包括对职工薪酬的指导意见。职工薪酬核算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核算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竞争力,更主要的是它与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否得以保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规范员工薪酬制度的内涵和会计准则的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全面反映薪酬信息以及劳动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保障。新的指导方针更加国际化,更加多样化,更加以人为本。本文对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主要变化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对职工薪酬核算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新企业的不断涌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而此时人才已成为资源的重要和核心企业竞争。因此,留住人才和促进生产是企业建立职工薪酬制度和支付职工薪酬的最根本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核算的研究,能够对其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提炼并总结出职工薪酬准则的特点以及背后的会计管理理念,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准则的目的。
2.研究意义
从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GDP总量迅速增长。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这辆高速列车也面临着许多瓶颈似的问题。人口总量大,使得就业问题首当其冲。旧有的薪酬准则由于其覆盖面的局限性、职工福利不完善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因此,修订新的职工薪酬准则势在必行。2014年修订后的会计准则让薪酬管理有了更加明确的根据,也使会计准则被运用在薪酬管理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认真学习、分析、领会职工薪酬准则核算的本质含义对企业更好的实施会计准则有重大意义。
当前的薪酬管理会计核算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果我们从职工薪酬标准中吸取教训,改进和优化薪酬管理,会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反映企业合理的会计核算与透明的财务状况,它也可以引出这个原则的社会功能。
(三)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薪酬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广泛,起步也比中国早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而且出现了有很多著名的管理人员。由于国外近几年来在研究薪酬管理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关注公司应该如何决定和解释职工的工资,特别是与冠军理论和有效工资理论相结合。薪酬管理的竞赛理论是说工资增长与晋升有关,不同程度的工作对员工的工作方式有不同的影响。职工薪酬体系再起修改和演变的过程中,因为商业环境和工作性质等因素的变化,传统的职工薪酬准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
Henenan指出的工作评估方法有些争议,是在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的基础上,建议使用市场价格和个人工作能力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
Timothy Eccles在2004年指出国际会计准则会更广泛的在国际和欧洲运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势大致相同,因此要研究职工薪酬标准应研究职工福利发展变化。John C.Dencker等(2007)指出了对职员福利准则的设计是为了激发职工在不同工作中的积极性。美国企业的福利系统大多是基于每个职工都有相似的态度和动机,这些工作动机会通过系统达到最大化。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国外要滞后一些,职工薪酬准则制度也是从有到无,从几个零散的制度发展到现在的准则,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准则制度的不断完善,面对职工薪酬核算的研究问题也逐渐展开。
王建新(2006)提出:中国会计准则的阶段经历了探索,改革,建立和发展,直到今天的完善。劳动者薪酬开始是一种薪酬体系,一直遵循按劳非配原则,当时还分为家庭工资制度工厂工资制的等。高晓莹(2010)的文章里将企业薪酬管理看作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条件的同时满足员工再教育,自我学习发展的需要等。樊晓霞等人在2014 年的文章中写到:“在总体框架的结构方面,职工薪酬标准充分吸收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成果,可以说与国际准则相同度更高,但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特殊国情,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分歧。”他们充分肯定了最新职工薪酬准则的重要性,但也看到了其中的缺点,并对它们做了了更深入的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到2014年底,财政部已修订或增加了8项会计准则。2014年修订的员工薪酬规则(以下简称修订后职工薪酬准则)中显示出与原规则(规则的员工薪酬在2006年首次发行)相比存在更大的差异,修定后职工薪酬准则定义的薪酬更为清晰,越来越全面,这就意味着企业在某些方面受到的影响会很大,企业员工薪酬报告要求的影响将会更为具体和严格,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企业会计的监管和监督更加严格,企业自助服务的定义和控制空间也会减少等等。可以说,这些变化是企业薪酬管理的另一大挑战。可以说,这些变化对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修订的前后准则的对比分析,修订后职工薪酬核算对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职工薪酬核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为例进行利润分析,还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职工提供薪酬福利。
二、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前后的对比分析
(一)总则的对比分析
新准则的“总则”主要包括制定准则目标、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分类、职工的概念及范畴、准则的适用范围。旧准则“总则”主要包括准则制定目标、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内容、准则适用范围。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了职工和职工薪酬的范围
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后,在扩大职工和职工薪酬范围的同时,将职工薪酬予以重新分类,同时分别提出了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概念。新准则中所提职工,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包括全职、兼职以及临时职工,还包含虽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仍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新准则把职工范围扩大到各种用工形式。新准则将员工薪酬划分为四类,分别是离职后薪酬、短期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表明了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瞻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正式把应用指南中的概念引入到准则中去
将旧准则应用指南中的一些概念和类别引入新的准则中。2006年的准则并没有提出职工或短期工资的概念,并且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规范条款散步在应用指南和解释中。2014年的薪酬准则将职工概念正式引入,并设立了一章来规范短期薪酬。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的对比分析
旧准则中关于“确认和计量”的规范在第二章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而新准则里分为了四章进行描述,分别是:“离职后薪酬”、“短期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新旧准则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短期薪酬。短期薪酬是企业短期内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新准则把“短期”界定为“十二个月”,具体指“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短期薪酬的内容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
2.非货币性福利。新准则修订后增加了对非货币性福利的规范。新准则指出,企业通过外购或自产产品的方式向职工发放福利,部分企业将房屋等固定资产给职工作为租赁住房,或向职工提供无偿使用等方式,以上均被会计准则修订后非货币性福利中纳入。当职工薪酬属于非货币性类型的,通过针对性的会计核算处理方式,能够确保明确具体的核算职工薪酬。同时,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3.带薪缺勤。新准则指出:“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值得指出的是,职工在缺勤期间获得的工资,不属于职工工资,而属于带薪缺勤。按照常理,职工缺勤,企业应相应扣除工资。因此,企业在职工缺勤期间的支付不属于工资,但企业对缺勤职工的支付(以工资或补偿形式)是基于职工过去的服务,仍属于本准则规定的职工薪酬,只是被称为“带薪缺勤”。根据带薪权利能够结转为下期使用带薪缺勤可以分为两类: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若职工享受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累积,即当期未使用完的天数可以结转。
4.利润分享计划。新准则指出,“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该概念指出,职工获得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的薪酬是“提供服务”所致,并非因为投资关系,所以利润分享计划不属于利润分配,而属于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包括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利润分享计划。企业确认利润分享计划(作为负债)应满足如下条件:按照利润分享计划,特定事实(如职工完成某项指标)发生,导致企业承担了现实的支付义务;支付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如果条件具备,企业应于期末确认与利润分享计划相关的负债。企业在实际支付相关负债时,应冲销确认的负债。但根据利润分享计划,若在职工提供劳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因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的,企业应当将因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负债确认“长期利润分享计划”。长期利润分享计划不属于短期薪酬。
5.离职后福利。该条充分反映员工薪酬状况。在新准则中,新增设了“离职后福利”这项内容,将职工在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调入至职工离职后的福利中。其中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主要几个问题:
(1)职工的缴费水平与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不直接挂钩。
(2)职工所缴纳的养老金以低效率的社会统筹方式进行管理。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是按照各期固定金额或固定比例进行支付的,使得企业所承担的义务仅仅是法定的最低提存标准,这就直接影响职工的福利待遇与生活质量,从而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造成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因此,在新准则中,将旧有的离职后的福利计划分设为收益计划与提存计划,使得可以清晰界定企业员工的福利,这便于企业在职工薪酬方面的改进,也有利于政府等部门的监管。
与此同时,在新准则中,更明确提出要在企业里实行适当的精算假设与累计预期独立单位法。根据所确定的公式计算,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间将所产生的福利义务纳入进来,并入当期的损益。另外,设定受益计划支付包括服务费,网上固定福利计划的负债或净资产的净利息,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变化产生。
新准则使得在进行会计处理离职后的福利变得更加平衡统一。财务报告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财务状况,企业工资,现金流的影响,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
6.设定提存计划。新准则指出:“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设定提存计划的一种。其特点是企业按年金(定期或不定期的一系列现金流入或流出,是设定提存计划的一部分,表现为现金流动,如支付养老金)计划确定的标准确定其单方或与职工双方每期固定的缴费水平,不确定也不保证未来对职工的支付水平,职工在退休后每期所能获得的年金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和职工的缴费金额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产生的投资收益。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末根据职工服务的具体受益对象按照事先确定的缴费金额确认一项资产(如生产成本)或损益(管理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在企业向年金基金支付时,冲销“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中个人缴费部分(如适用),企业作为代扣代缴人履行代扣代缴职责,从职工工资中扣除。根据设定提存计划,企业预计将会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年金的,仍应将其确认为设定提存计划(具有长期福利性质,但不得计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科目)确认,支付金额按折现率折现后入账。
7.其他长期员工福利。在新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其他长期员工福利”,其中主要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内容。这其中更特别强调了在对年度报告预算审核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不能完成支付员工薪酬的辞退福利,企业员工所提供一定服务的年度审核报告结束的十二个月内,均不需要支付全部的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企业职工薪酬。为以上都提供了确认依据。
8.长期残疾福利。对于长期残疾福利的确认,企业应考虑其是否与职工提供服务的时间长短有关,若与职工提供服务的时间长短有关,则企业承担的义务应当根据职工提供的服务,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与长期残疾福利有关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长期残疾福利),并考虑支付的金额、时间和可能性,以折现后的金额入账,在导致职工长期残疾的事件发生时,冲销已确认的负债。若与职工提供服务的时间长短无关,应在导致职工长期残疾的事件发生时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在实际偿还义务时冲销负债。
在新准则中,不仅表现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福利事业,兴建了一批福利设施,建立了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惠性社会福利项目,从整体上提升了残疾人福利水平。同时,更加大了对残疾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新准则第五章第二十四条里规定: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的长短决定长期福利水平的高低。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劳动服务期间明确其应付长期残疾福利的义务,在计量时应当考虑长期残疾福利支付的可能性和预期支付的期限;长期残疾福利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长短无关的,企业应当在导致职工长期残疾的事件发生的当期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针对其他长期员工福利的引入,有利于加强残疾职工的保护力度,有利于规范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会计处理,有利于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三、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后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便于企业与国际接轨
在旧准则中,原有的会计核算范围比较狭窄,这就导致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比重过低,进而导致企业出口产品的账面成本失真,这也经常被西方国家视为问题而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在新准则中,进一步清晰的界定了企业职工薪酬,在人工成本范畴上将企业向职工支付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列入到其中,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的核算质量,从而使得企业成本与国际社会相接轨,为外贸企业在与西方反倾销调查的博弈中奠定了法律基础。
(2)便于更好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在新准则中,首次在人工成本中加入了“五险一金”等福利性支出,提高了人工成本,最终达到提升产品价值的目的,与此同时,也使企业更加准确、全面和客观地披露职工薪酬信息。
以上这些新规都有利于提高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制约与监督企业用工成本的能力,让企业恶意拖欠工资这种现象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也有利于规避企业变相降低职工福利和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的发生,使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最终将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保证多项惠民政策能够很顺利的落实。
(3)便于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实
在新准则中,在有关无形资产研发等方面规定下,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这一举措为广大高新技术企业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研发费用面前,可以合法合规的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政府补贴与优惠政策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企业对高科技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研发人员的待遇,平衡企业营业利润与用工成本增加之间的矛盾,已达到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2.对企业的影响
(1)推进人才和经济决策机制的完善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吸纳社会人才的重要指标则是为他们提供多种优厚的基本工作范围以及各项福利政策。然而,传统的会计处理办法未能对薪酬的具体含义、涵盖的实际范围等内容提供明晰的概念,并且在职工薪酬的处理上也未能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主要选择分类对账户的薪酬内容进行具体核算,这样一来使得职工对本身提供服务的成本耗费是多少未能形成正确整体的认识。如今,按照修订后职工薪酬,能够将企业雇佣职工的各项成本清晰的呈现出来,使企业员工对于职工薪酬更加明确,这对于企业加强职工培训,选拔优秀职工等无疑是有利的,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产品的消耗成本信息对采取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错误的生产成本信息会不利于决策者科学正确地做出分析,进而对做出的定价战略产生负面影响,难以制定出符
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产品价格,最终使得该产品失去本应具备的竞争力。可见,如何确保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多么必要。目前新准则关于职工薪酬遵照的原则是,对每位员工的实际薪酬给付给予针对性的账务处理措施,这样对推进产品以成本信息为主的相关信息的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效果,为推进企业内部各项决策机制的优化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影响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
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修订使目前实行的会计实务工作得到全方位规范,给企业在处理相关业务发展的会计信息奠定基础,根据受益对象进行职工薪酬的处理工作,对企业当期费用、成本费用、资产费用的核算工作有所帮助,给会计处理获得可靠信息提供保障。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能够根据按实列支的需求,将真实性原则全面体现,使职工薪酬中拥有的福利费用得到全面界定,将职工薪酬的披露、计量、确认、范围等工作全面解决。
职工薪酬主要是以费用化呈现出职工获得的受益成本,在企业的核算过程中将无形资产、产品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计入到期间费用。在增加固定资产、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的同时也提高了当期利润,使会计报表更加直观准确。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前规定对于职工辞退补偿方面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支出,准则修订后,指出企业在满足确保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负债的处理预计工作,使当期费用从根本上减少。这样会使企业在做职工辞退核算时增加管理费用,无法准确的反映企业所得利润,通常会在产品成本中直接计入职工福利费用。相关文件中指出,如劳务人员及生产人员在劳务提供、产品生产中获得职工薪酬则直接计入存货成本,如果消耗情况不符合正常的标准,那么则需要劳务人员、生产人员承担本次职工薪酬,直接确认当期损益。
(3)优化会计管理制度
在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在进行计量时需要按照受益对象来划分,将有效的成本费用化转入在建工程、产品成本等期间费用的科目,使其入账价值增加,同时有利于提高其当期净利润,使得财务报表更加清晰明确。虽然修订后的辞退补偿使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有所减少,但同时保障了职工的利益。如若由于不可抗力和非正常性原因导致职工薪酬的增加,需要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职工薪酬而导致的成本无法确定的情况。
通过职工薪酬披露制度,企业提高了对职工薪酬的重视程度,使得企业会计核算更为精确和严谨。会计准则在修订后对员工福利进行了重点规定,使职工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得以明确的规范。企业在核算时,避免了之前由于企业不同规定不同比例的情况,使员工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最后,准则修订后的离职福利规定企业在与员工解除合同时根据统一的规定对其进行补偿,提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4)引导企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对其发展均有深远的意义。企业若想得以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革新势在必行,而新会计准则的修订无疑是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新职工薪酬准则的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有相同的趋势,可以很好地与国际会计衔接,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将职工薪酬的外延扩大有利于应对国际反倾销诉讼。一旦提高职工薪酬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经营,因为涉及到的福利范围更广,职工薪酬有保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积极性,将职工薪酬按照受益对象成本费用化,使得原来计入期间费用的一些项目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产品成本,一方面增加了库存商品、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当期利润。企业财务处理也更加详细,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对于研发与开发过程中的费用可以资本化,也就增加了研发的投入,职工可以更加放心的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总之,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更加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趋利避害,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准则在应付职工薪酬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基本解决了现有的实际问题。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其利大于弊,特别是在所相关企业职工薪酬方面的规定,要努力与国际的步伐相一致,对企业进行细化、规范化,为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修订后存在的问题
1.在辞退福利规定下会计与税法间存在差异
在新准则中,辞退福利规定如下:企业在当期一次性的支付职工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应当认定为当期费用,借方计入管理费用,贷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补偿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企业应当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在当期管理费用中的辞退福利金的折现值计量,辞退福利费与该折现值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后期支付辞退福利时,计入管理费用。在纳税方面,如果履行相关的法定报批手续,辞退福利在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同时,新准则在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上也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以哈尔滨轴承厂为例,在进行员工辞退规定的会计核算下,由于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使得哈轴厂在核算过程中异常困难,操作过于繁琐,与此同时,在选择折现率时企业的自由度过大,这就导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利用这种权限将辞退福利变相作为企业恶意调节利润、侵害职工权益、偷逃税款的可能性。
2.利用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操纵利润
在新准则中,增加了三种非货币性福利形式:一是将企业自产的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二是企业向外购买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三是职工享受企业的福利分房。但在新准则中,未对非货币性福利的适用情况进行全面明确的规范。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处理没有清晰地划定采用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的适用界限,倘若在核算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那么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会存在差异问题。例如:我国某电子商品制造企业职工人数为200人,其中,生产工人有170人,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行政人员共30人,在中秋节的时候,企业以成本为2000元的手机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该手机在市场上的价格为3000元。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做出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596,700
管理费用 105,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702,000
由于发放的手机为企业自行生产,因此还需要另外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70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
电子商品制造企业将自产的产品作为职工福利进行发放,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金流入,依据新准则将其视为企业产品自销处理,同时确认企业的收入结转成本,在利润表中会清晰的体现出来,这种方式取得的销售金额越大,越会造成企业利润表失真,企业可能会给职工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来增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虚增账面利润的目的,很可能成为企业操控利润的新手段。
3.在长期残疾福利制度上存在避税空间
在新准则中,有关长期残疾福利制度的规定:“长期残疾福利水平取决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的长短,计量时应当考虑长期残疾福利支付的可能性和预期支付的期限。”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会有很大不同,因而在规定上对支付长期残疾福利的标准没有作硬性的统一,使企业在支付长期残疾福利的问题上有了很大的空间,很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企业为了将支付长期残疾福利的比例提高并故意缩短给付期限,从而人为的调增企业成本,减少利润,避免过多缴纳企业所得税。与此同时,某些企业在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后,为逃避责任,转移财产,根本不向残疾职工支付长期残疾福利,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五、企业应对修订后职工薪酬准则的建议
1.对辞退福利规定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1)在辞退福利中限制一定的企业权限
首先,在企业的纳税征管方面,应严令企业必须依法积极主动的履行新准则中有关职工辞退福利的法定报批手续,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抽查监管力度,提高对企业不认真执行的处罚力度,引导企业自觉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利。例如,当哈轴厂在会计核算中选择折现率时,应由哈轴厂与厂内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依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协商,达成正式的一致认可的不可撤销的协议,从根本上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合理关系。
其次,应严格限制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的确认要求。为了避免辞退福利成为企业调节盈余水平的一种工具,应该严格规范辞退福利确认为预计负债的要求。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证明为可能发生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会产生现金流出的前提下,才能确认为辞退福利,并且计入当期损益。其中提到的确凿证据可明确定义为:企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已达成正式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计划或协议。只有严格按照这种限制要求去使用辞退福利,才会减少企业人为调节会计核算方式的行为。
(2)加强辞退福利准则的学习
对于提前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新准则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应做预计负债处理。但应谨防企业通过解除劳动关系而可能发生的补偿调控利润。因此,对于辞退补偿作为预计负债的使用,应加以严格定义和限制,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很有可能将为发生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产生现金流出,否则不能作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辞退福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二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辞退福利在一定条件下,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对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者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个人而言,当然希望自己离开工作岗位后能有很好的保障,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明确的分开,避开了企业将两者合二为一,从而损害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不同福利的明确也是中国福利制度的完善。对一个国家而言,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很切实的影响。相对于企业,客观的来讲,福利界限的进一步明确有利有弊。一方面企业发给职工福利越来越多,那么企业用于自身发展的资金自然会少一些,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对大企业而言,这会是一项很大的支出。另一方面,职工待遇即福利待遇的相对提高,会吸引更多的就职者,有利于其吸收人才,职工福利好,其自然而然干劲十足,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工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企业对非货币性福利会计核算的水平
(1)对非货币性福利进行细化的会计处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涉及的情况也变得错综复杂。当电子商品制造企业在对员工发放福利时,会根据职工的表现,以非货币福利的形式奖励汽车、房产以及其他高档商品,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但是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规定过于简单,因此,应进一步明确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标准和确认条件,特别是要细化对标准的界定,以便实务的可操作性。
针对非货币性福利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当电子商品制造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以非货币性福利作为职工薪酬时,在计价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企业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实务的可实施性,在遵循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保持弹性空间,同时进行相关的企业变动,也就是改变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方法或者规范它的计量标准。在电子商品制造企业将自产的产品发放给员工作为职工福利时,会计处理为视同销售。因此,为了减少企业调控利润的弹性空间,非货币性福利不应作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不通过销售收入账户核算,应该直接按成本结转。这种改进方法将会使企业利用随意发放非货币性福利而虚增账面利润得以控制,企业营业收入也不会过分增长,从而防范企业通过非货币性福利来操纵企业利润的行为。
(2)明确非货币性福利会计核算方法
非货币性福利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中,企业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在公允价值无法获得可靠的值时可以采用成本计量。例如将企业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给员工,就不能按以前的成本进行核算,而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加大对长期残疾福利制度的监管
应当制定统一的支付长期残疾福利的标准,严禁企业采用擅自提高支付比例压缩支付期限的方式逃避纳税责任,对支付比例与支付期限应当设定下限,并且规定由劳资双方协商一致后,报请劳动监察部门监督实施,以求挤压企业的人为操作空间。如果有企业进行逃避,应参考“交强险”方式,强制每个企业交纳一定的费用,形成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基金,一旦发生意外,该基金能够迅速给职工提供先行足额帮助,稳定社会生产秩序,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失信失德的企业及其领导者,应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的方式,追究其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根据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各个公司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可以让研发人员享受到职工薪酬的待遇,通过将其工资资本化列入资产负债表中而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增强公司集体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其次,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引导企业进行内涵式的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通过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响应国家的高新技术发展的号召,在经济市场中更好的立足。
结 论
修订后的《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会对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的会计实务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修订对企业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披露以及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在多方面均出现相应的改变,对全面准确的核算人工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当期费用、成本费用、资产核算等会计处理提供帮助。同时促进企业全面反映成本信息及成本补偿制度的健全机制,有效的提高企业的会计数据质量。我们通过对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进行分析解读,找出了企业在应对会计准则时存在的社会问题,并根据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使得企业更好的发展和规范。
通过对修订后的《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研究分析,并且结合企业与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企业要逐渐适应准则修订后的变化,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出与企业相适应的福利制度,通过提高技术研发人员报酬的倾斜程度、选择股权激励等方式来科学协调职工的薪酬方案。
第二,为了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及时的确定本月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在本月月末计提本月工资,避免为企业员工造成职工工资费用反映延迟、不准确等问题。
第三,为了避免在处理流程上出现操作失误,应调整人工成本的统计项目和具体指标,以明确职工工资和职工薪酬之间的差别。
第四,会计准则职工薪酬修订后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在薪酬管理方面更加严谨、复杂、科学,由此致使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充分利用新的高效技术与管理理念来解决,提升自身的岗位业务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通过组织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专业财务管理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控制度,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员工的业务素质得以提升。
总之,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推进当前实施的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有利于稳步推进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但新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历史性变革,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致使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面对会计准则的修订应密切关注并不断研究学习。